小册子也不算多厚,四支出头。
册子里的每一张纸,都是精心裁剪出来的。
纸张用细密的丝线缝合起来,像是一本后世小字典的模样。
但实则它的长和宽要比后世的字典大上两倍左右。
这大字典,朱先安有大用处。
他从来不把希望寄託於虚无縹緲的运气上。
他的隨身空间內,虽然每七天就会出现一批物资,但这些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不固定的。
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本能让繁体字和简体字互相转化的字典,他也不知道。
朱先安想利用隨自己一同穿越过来的手机,结合以往的回忆,以及洪武朝常用的字体,编撰一本简化字典。
手机虽然没有联网,但其中內置的输入法中,可还有繁体字呢。
这能帮得上他的大忙。
当然,朱先安要编撰的简化字典肯定不是完整版的,他只需要打一个样本,在见到朱元璋的时候,给他去看。
等朱元璋看到了简化字的好处后,那一切后续的繁重工作,自然不用他去承担。
其实简化字在很早之前就有应用。
后世通用的简化字是经过语言类的各专家学者,综合整理得来的,並不是完全创新。
简化字、拼音、阿拉伯数字,这些都是发展后世科学的基础。
没有这三者的大规模普及,提高生產力的难度,將会翻上好几倍。
朱先安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把这些內容,顺著朱元璋推行的各项文教类政策,一一推行天下。
比如社学——这一大明版的全国义务教育政策!
其实朱先安打算在稍晚一会儿的时候,写一下关於耕地机、摩托车的各类事项。
比如说驾驶方法、添加燃料注意事项、车辆零件简单的维修等各基础知识,以便供给朱元璋和后来人看。
而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利用自己后世的所见所闻。
如实地將耕地机、摩托车等机械的作用写出来。
只要如实地写出来就好。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不可能忽视这两件神器!
更不用说一代大帝洪武大帝朱元璋了,要知道,在后世,可是有人將朱元璋“吹”做无產阶级革命者的啊!
就在朱先安和三个丫鬟说说笑笑,將三女惹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外面传来。
“东家,东家!”
瓮声瓮气的,似人在瓦罐里说话一样。
听这声音,朱先安判断喊他的是铁牛。
铁牛將手盖在自己头顶,缩在屋檐下躲避天上的雨水。
他见朱先安走了出来,当即开口道:“东家,李巡检、李大人和张副巡检他们过来了,说有要事,请东家出门迎一迎。”
朱先安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地上的积水,心中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