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秦大宝陆秀娥 > 第1086章 真是坑爹呀(第1页)

第1086章 真是坑爹呀(第1页)

大宝抱着左明月来到空间,小松鼠和大小红马,正在陪暖暖玩,骆驼根本就挤不上来,

暖暖一回头看到了妈妈,赶紧站了起来,叫着妈妈扑了过来。

左明月抱住女儿恍如隔世,大宝赶紧倒了一杯灵井水给左明月喝了下去,他怕左明月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差迟,

“乖,你和女儿就待在空间里,外面的事情我来处理,咱们先去医院检查一下。”

左明月乖巧地点了点头,她抱着女儿再也不撒手了,

大宝出了空间,一抖手将小老虎他们收回了空间,他。。。。。。

山洞深处的泥土还带着潮湿的腥气,大宝蹲在那排陶缸前,指尖轻轻拂过缸身上的标签。SWQ-DOC-037、SWQ-DOC-038……每一串编号都像一把钥匙,通往一段被尘封的岁月。他忽然停住??最角落那只缸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字迹已有些模糊,却仍能辨认:“致后来者:若你看见此物,请替我告诉李家湾的孩子们,老师没走,只是睡了。”

他的喉咙猛地一紧。

“找到了!”李知遥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她正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只陶缸,里面整齐码放着一摞油纸包裹的文件。“这是1960年春季武隆县各村粮食分配记录,还有医疗站的日志……看这里,‘患儿普遍浮肿,血红蛋白低于4克’,这种数据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正式报表里。”

陈岩接过文件翻看,眉头越皱越深:“这些资料如果当年上报,哪怕只有一份送到中央,局面会不会不一样?”

没人回答。答案早已沉入时间的河底,只留下回响在耳边荡漾。

大宝缓缓站起身,望向洞外。天光斜照进林隙,斑驳如碎金。他知道,这不再是一场关于过去的研究,而是一次对未来的托付。苏婉清没有把真相藏在高墙之内,而是埋进山野之间,交给风雨和泥土去守护。她信的不是制度,不是权力,而是人??是某个偶然路过的人,某个愿意弯腰拾起碎片的人。

回到北京后,他们启动了“春泥计划”??取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目标只有一个:将所有已发现的原始材料进行数字化归档,并建立分布式备份网络,确保即便某一处服务器被清除,记忆依然能在别处重生。

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工作,将磁带音频逐帧修复,文档逐页扫描。每一份上传至SWQ平台的资料,都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并同步刻录到位于不同城市的离线存储节点。这些节点隐藏在高校实验室、社区图书馆甚至偏远乡村的小学电脑室中,像种子撒向四方。

一个月后,第一本《民间记忆辑要》内部印行。封面素白,无图无饰,仅有一行手写体小字:“她说过的话,我们不能再忘。”

那天晚上,大宝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你在做的事,有人盯着。小心西郊仓库。】

他盯着手机看了许久,最终将信息转发给林小满,并附了一句:“明天我去一趟。”

西郊仓库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粮储中转站,如今废弃多年,墙体斑驳,铁门锈蚀。但它曾是苏婉清日记中提到的一个联络点:“每月初七,若有紧急文件需转移,可暂存B区第三排货架底层,暗格有双层夹板。”

大宝带了两个技术人员同行,手持金属探测仪和热成像设备。仓库内部昏暗阴冷,蛛网横结,地面散落着碎玻璃和腐烂的麻袋。他们一步步推进,在B区第三排货架前停下。

“这里有温度异常。”技术员低声说,“夹层内部比周围高出0。6度。”

撬开夹板时,一股陈年的樟脑味扑面而来。里面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密封完好,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SWQ-FIN-001:最后账本(副本)”。

打开后,是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纸张薄脆,边角微卷。首页写着:

>“真实产量统计(1958-1960),由西南七分队秘密调查汇总。数据来源:实地走访23县,87村,访谈1217人。谨以此证,还天地一个公道。”

随后是密密麻麻的表格:某村上报亩产千斤,实收不足百斤;某公社虚报存粮十万斤,实际锅灶三日未开火;某地儿童死亡率高达43%,却被记为“正常流动”。

而在最后一页,附有一张手绘地图,标注了七个隐藏点位,分别写着“声音”“文字”“影像”“账目”“名单”“医案”“遗书”。其中六个已被划去,唯独第七个??“遗书”??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大宝心头一震。

她还在等一个人,来取走那些未能说出的告别。

他立刻召集团队研判地图坐标。经过比对卫星图像与历史地形图,确认“遗书”藏匿点位于甘肃定西一处废弃气象站旧址。那里曾是勘探队临时驻扎地,六十年代中期因地震损毁后彻底荒废。

三天后,一行五人踏上西行列车。沿途风景由绿转黄,再由黄变褐,最后进入一片苍茫戈壁。风沙拍打着车窗,像无数细小的手在敲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