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府上的意思是什么 > 174第 174 章(第1页)

174第 174 章(第1页)

腊月刚过,京城便传来消息:皇帝在春祭大典上突然昏厥,虽经御医紧急救治苏醒,但病情反复,朝野震动。太子与二皇子各自调动亲信,加强宫中守卫,局势愈发紧张。

林家这边,莉亚早已预料到这场风暴迟早会来。她命人将江南各地的账目重新梳理一遍,确保一旦有变,林家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足够的资源自保。同时,她密令阿南加派人手潜入京城,密切关注皇宫内外动向,并随时准备接应可能需要的人手。

正月初八,皇帝驾崩的消息终于传出。朝廷封锁宫门,太子与二皇子同时召集心腹大臣商议继位之事。一时间,朝堂之上剑拔弩张,暗流涌动。

“小姐,现在动手吗?”阿南低声问道。

莉亚却依旧沉稳:“不急。”

她知道,此时贸然出手只会被各方势力当作眼中钉。她要等,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再以调停者的身份出面,既可赢得新君信任,又能稳固林家地位。

果然,不出三日,太子与二皇子因皇位继承问题爆发冲突,禁军内部也分裂为两派,局势几近失控。最终,在礼部尚书李文远的主持下,群臣推举年仅十二岁的三皇子登基,由太后垂帘听政,太子与二皇子分别被封为摄政王与辅政王,共同辅佐幼主。

这一安排看似平衡,实则埋下隐患。太后出身寒微,根基不稳;太子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下;二皇子阴险狡诈,暗中拉拢旧部,意图东山再起。

而林家,则在这场权力更迭中始终保持低调,既未支持任何一方,也未表现出对皇权的觊觎。然而,正是这份冷静与克制,反而让新帝母子对其刮目相看。

正月十五元宵节,太后召见林德明入宫,赐宴嘉奖其镇北之功,并亲自为其指婚??将前户部尚书之女许配予他,以此拉拢林家。

这桩婚事传开后,朝野哗然。有人猜测这是太后有意拉拢林家,以制衡两位王爷;也有人认为此举不过是缓兵之计,待局势稳定后,林家仍会被清算。

然而,真正明白内情的人都清楚,这是莉亚精心布局的一环。

林德明成婚后,很快便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正式进入中枢权力核心。与此同时,莉亚也在江南加快了她的计划。

她在苏州设立“林氏义学”,专门招收寒门子弟,教授治国之道、兵法谋略,为将来储备人才;又在扬州建立“林家武馆”,训练一批忠于林家的死士,作为关键时刻的底牌。

这些举动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地方人才、增强林家实力,实则是在为将来掌控全局做准备。

与此同时,京城的局势愈发复杂。

太后虽掌权,但朝中大臣多倾向太子,二皇子虽表面恭顺,实则暗中积蓄力量,图谋反击。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政令难行,百姓怨声载道。

莉亚深知,若不尽快打破僵局,整个国家都将陷入混乱。而她,必须成为那个破局之人。

二月中旬,一封来自北境的急报送至林府??赵子安传来消息,称西域诸国已联合前朝残余势力,正在边境集结兵力,意图趁中原动荡之际挥师南下。

“终于来了。”莉亚看着密信,嘴角微微扬起。

她立刻召见林德明与阿南,下令调集林家私兵五千,秘密前往北境支援赵子安,并派遣使者前往京城,请求朝廷增援。

与此同时,她亲自修书一封,送往礼部尚书李文远处,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由林家牵头,联合江南各大世家,组建一支“义勇军”,协助朝廷抵御外敌。

这封信一经送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许多大臣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林家此举纯属越权,甚至有人怀疑她意图借此机会扩充军力,威胁皇权。

然而,太后却在朝会上力排众议,批准了林家的提议,并授予林德明临时统帅之权,负责协调江南各路义军。

这一决定,无疑将林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三月初,林家“义勇军”正式成立,共计一万两千人,由林德明亲自统领,浩浩荡荡奔赴北境。

与此同时,京城局势也趋于白热化。

太子与二皇子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在朝堂之上公开对峙,甚至一度动刀。太后震怒,下令将二人软禁,暂时停止一切政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