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34章 符太后 训儿别怕我们现在禁军和其他部队都在我手上(第1页)

第34章 符太后 训儿别怕我们现在禁军和其他部队都在我手上(第1页)

符太后:训儿别怕,我们现在禁军和其他部队都在我手上

殿外的雪还在下,风卷着雪沫子拍打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远方战场上传来的呜咽。柴宗训趴在符太后怀里,小脑袋靠着她的肩头,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呼吸渐渐平稳下来,却仍时不时抽噎一下,小手死死抓着她的衣襟不肯松开。

耶律延寿女站在殿中,泪水早己止住,只留下脸颊上两道浅浅的泪痕。她攥着那枚狼头玉佩,指尖泛白,目光落在窗外的积雪上,不知在想些什么,整个人像被冻住了一般。

符太后轻轻拍着柴宗训的后背,目光扫过殿内的烛火,跳动的火光映在她眼底,驱散了几分方才的疲惫,多了些冷硬的坚定。她低头看着儿子泛红的眼角,轻声开口,声音比刚才沉了些,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训儿,娘知道你怕,怕将士们出事,怕这江山不稳。但娘要告诉你,别怕,我们现在禁军和其他部队都在我手上。”

柴宗训猛地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她:“娘,什么是禁军呀?他们能保护我们吗?”

“能。”符太后肯定地点头,伸手拂去他脸颊上的碎发,耐心解释道,“禁军是咱们大周最精锐的部队,就守在汴梁城外,还有京畿周边的州府,也都驻扎着我们的兵马。这些将士都是你父皇在世时亲手挑选、亲自训练的,对大周忠心耿耿,只听娘和你的命令。”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柴宗训的发顶,语气愈发笃定:“之前派去北边的十万大军,是去帮赵将军解围的,就算他们一时被牵制,汴梁还有数十万兵马坐镇。辽军就算再厉害,也打不到咱们的皇城根下。那些藩镇将领就算有心思,没有禁军的命令,他们的兵也进不了开封城。”

这些话并非虚言。柴荣在世时便着力整顿禁军,削弱藩镇兵权,将最精锐的兵力集中在中央。如今符太后以太后之尊临朝,又有枢密使王朴、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等人辅佐,禁军及京畿部队确实牢牢掌控在她手中——这也是她敢孤注一掷派十万大军北上的底气所在。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小眉头渐渐舒展开一些:“那……那赵将军也会有救吗?”

“会的。”符太后望着他的眼睛,语气温柔却坚定,“娘己经让王枢密使再调两万禁军骑兵,从汴梁出发驰援晋州。这支部队是禁军里的‘飞骑营’,日行百里,不出三日就能赶到晋州城外。到时候内外夹击,辽军必败,赵将军和那些将士们,很快就能平安回来。”

她刻意没说这两万骑兵是她最后的底牌,也没说若这支部队再失利,汴梁的防御会变得空虚——她只想让儿子知道,他们并非毫无退路,这江山还撑得住。

站在一旁的耶律延寿女听到“再调两万禁军”“内外夹击”,身子微微一震,猛地抬起头看向符太后,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她原以为后周十万大军被牵制,己是强弩之末,却没想到汴梁还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储备。父王说符太后“眼光不足”,可此刻看来,这位太后远比父王想的更有城府,手里藏着的底牌竟如此之多。

“那……那北汉和辽军的兵很多呀……”柴宗训还是有些担心,小手又攥紧了符太后的衣襟。

“他们多,但人心不齐。”符太后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对刘钧的鄙夷,“北汉刘钧就是个胆小鬼,他出兵不过是被你耶律叔叔逼着的,根本不敢真的拼命。辽军虽猛,可他们的粮草都在代州,李筠将军虽然现在没动,但只要他看到咱们的援军到了,必会突袭代州。没了粮草,辽军就是一群没牙的老虎,翻不起什么风浪。”

她故意提高了声音,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耶律延寿女,带着几分敲打:“有些人以为算计了我们,把十万大军引出去就能一网打尽,却忘了我们手里还有多少筹码。这场仗,我们未必会输。”

耶律延寿女的脸瞬间白了,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攥着玉佩的手更紧了。她知道符太后这话是说给她听的,是在警告她——后周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父王的算计未必能得逞。她忽然有些慌乱,若后周真的赢了,她这个辽国质子,在汴梁还有立足之地吗?

符太后看穿了她的心思,却没再理会,只是重新将柴宗训搂进怀里,轻声道:“训儿,你是大周的天子,将来要撑起这片江山。天子可以害怕,但不能退缩。娘会护着你,护着大周,那些将士们也会护着我们。等这场仗打完了,雪化了,娘就带你去开封城外看桃花,就像你父皇在的时候一样。”

柴宗训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记得父皇说过,开封城外的桃花开得最艳,漫山遍野像粉色的云彩。他趴在符太后怀里,小声问:“真的能看到桃花吗?”

“能。”符太后的声音有些沙哑,她别过脸,望着窗外的雪景,眼眶悄悄红了。她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桃花盛开的那天,但她必须给儿子一个希望,也给自己一个支撑下去的理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王朴的声音:“太后,臣有要事启奏!”

符太后连忙擦了擦眼角,将柴宗训交给春桃:“带陛下回东宫歇息,好好照看。”又看向耶律延寿女,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淡,“延寿女公主,偏殿己备好茶点,还请移步。”

耶律延寿女抿了抿唇,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低下头,跟着宫女转身离开了长乐殿。她走出门的那一刻,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见符太后正接过王朴递来的奏报,眉头瞬间拧紧,心中忽然升起一丝莫名的不安——这场仗,或许真的不像父王想的那么简单。

东宫的暖阁里,柴宗训坐在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手里紧紧攥着一枚小小的玉坠,那是柴荣生前给他的。春桃端来一碗热牛奶,轻声道:“陛下,喝了暖暖身子吧,太后说了,等雪停了就带您去看桃花呢。”

柴宗训点点头,接过牛奶,小口喝着。他想起娘说的“禁军都在我们手上”,想起“飞骑营驰援晋州”,心里的害怕少了些,多了些期待。他对着窗外的雪花小声许愿:“雪花雪花,你快停下来吧,让将士们早点回来,让我和娘能看到桃花。”

而长乐殿内,符太后看着手中的奏报,脸色凝重得吓人。王朴站在一旁,低声道:“太后,辽军攻势太猛,晋州城防己破了两处,赵将军亲自带人修补缺口,身上己受了三处伤。还有……李筠在代州外围按兵不动,连我们派去催促的使者都被他挡了回来。”

符太后猛地将奏报拍在案上,指尖微微颤抖。她刚才对宗训说的那些话,一半是底气,一半是安慰。李筠的观望、晋州的危机,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心上。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冰冷:“传朕的令,让殿中省都知慕容延钊亲自去代州督战,告诉李筠,再敢观望,朕定斩不饶!另外,飞骑营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臣遵旨!”王朴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殿内只剩下符太后一人,烛火摇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扇,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冰冷刺骨。她望着北方的方向,在心里默念:赵匡胤,你一定要撑住;大周的将士们,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她的手里确实握着禁军,握着最后的底牌,可这场仗的输赢,终究要看晋州的那座孤城,要看那些在雪地里浴血奋战的将士。她能做的,只有倾尽所有,赌上一切——为了宗训,为了柴荣留下的江山,也为了那些期待着回家的将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