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麦收倒计时与退讯安心暖
营地的清晨,田垄边立起了新的木牌——是老农夫和小诺一起做的,木牌上刻着“麦收倒计时:7天”,旁边画着个咧嘴笑的麦穗,木牌底部还埋了颗镇风石,防止被风吹倒。“每天换个数字,”老农夫蹲在木牌旁,用红漆描了描“7”,“等数字变成0,咱们就开镰,叫上所有同伴一起收!”
念念蹲在旁边,往木牌上缠麦穗绳,绳子上串着阿伯做的地脉感应珠,淡绿光透过珠缝渗出来,像给木牌镶了层小亮片:“感应珠能守着木牌,不让坏风吹倒它,也不让探测器靠近麦田!”小诺则在木牌旁摆了三块彩色石子,拼成小太阳的形状:“太阳会保佑麦子快快成熟,也保佑先遣舰不敢再来!”
实验室里,苏芮和阿伯正测试全球感应网的“联动预警”——苏芮在营地触发一个微弱的地脉信号,不到十秒,北极雪叔、东部渔姐、峡谷阿岩的通讯器就同时响起提示音,屏幕上精准标出“营地测试信号,无异常”。“太灵敏了!”苏芮兴奋地拍了拍终端,“就算先遣舰在太阳系边缘搞小动作,所有据点都能同时收到提醒!”
阿伯摸着感应网的连接线,突然说:“再给感应网加个‘麦浪滤波’,麦风吹过会产生自然地脉波动,加上这个能避免误报,让预警更准。”他边说边调出老队长的笔记,上面画着简易的滤波电路,“老队长当年在观测站用过这个,能分清是风动还是探测器动。”
刚调好滤波,雷达站突然传来消息:“先遣舰的信号在减弱!不是波动,是在慢慢后退,好像在往太阳系外撤,距离越来越远了!”
林野立刻接通跨洲通讯,屏幕上各据点的同伴都凑了过来——雪叔手里还拿着给麦苗浇水的小壶,渔姐刚检查完电磁炮,阿岩正给沙棘苗松土,南极队员则站在保温棚里,身后的麦苗己经快到膝盖高。“真的在退?”阿岩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是不是怕了我们的全球感应网和双炮?”
苏芮调出信号轨迹图,红色光点正稳步向外移动,距离地球越来越远:“信号强度在持续下降,应该是在主动撤退,不是伪装!可能是之前的推进器损伤没完全修复,又摸不透我们的防御,不敢再耗着了!”
“太好了!”小诺突然冲进实验室,手里举着刚串好的麦穗挂饰,“那我们就能安心收麦子了!我要给每个同伴都送一个挂饰,庆祝先遣舰撤退!”念念也跟着点头,手里捧着刚画的麦收画,上面有所有人围着麦堆笑的场景。
中午,老农夫特意煮了“庆退麦粥”,锅里加了渔姐寄的鳕鱼干、南极的麦苗粉,还有峡谷的沙棘粉,熬得稠稠的,一口下去满是鲜香。“来!敬我们的全球感应网,敬双炮,也敬要撤退的先遣舰!”老农夫举起碗,所有人都跟着举杯,粥香混着笑声,飘得满营地都是。
下午,各据点开始分享“战后收获”:雪叔发了冰原麦苗的近照,用暖麦种种的小苗比普通的壮一圈,叶子更绿;渔姐发了巡逻舰捕获的鲜鱼照片,说等麦收时送一批新鲜的来,做“麦收全鱼宴”;阿岩发了沙棘苗的照片,用冰原雪水泡过的种子种的苗,己经长出了小刺,更耐旱了;南极队员则发了段视频,他们在保温棚旁搭了个小晒谷架,等着收自己种的麦子。
小诺和念念忙着给各据点写“麦收邀请信”,信纸是用麦秆做的,上面贴着三叶草,还夹了片新鲜的麦穗叶:“请你来营地收麦子,一起吃麦饼、喝麦粥,一起看麦浪!”老农夫则把麦收工具都搬了出来,镰刀磨得发亮,晒谷架擦得干净,连装麦种的布包都缝上了新的三叶草贴布。
傍晚,雷达站传来最终消息:“先遣舰的信号己经退出太阳系边缘,进入深空,暂时监测不到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了!”
营地瞬间沸腾了,小诺和念念在田垄上跑着欢呼,老农夫把麦收倒计时的木牌上“7”改成了“6”,还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林野站在麦田中央,看着金色的麦浪在晚风里晃,远处的离子炮泛着柔和的蓝光,通讯器里传来各据点的欢呼声——雪叔在冰原上唱《农事谣》,渔姐在巡逻舰上放起了旧地球的歌谣,阿岩在峡谷的工事旁敲起了麦秆风铃,南极队员则围着麦苗唱起了歌。
阿伯掏出老队长的声纹记录仪,按下播放键,沙哑的《农事谣》和各据点的歌声混在一起,在夜空中轻轻飘:“麦浪摇,地脉绕,守得家园岁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