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记忆编码:零号容器 > 第11章 新麦播沃土与能量互哺暖(第1页)

第11章 新麦播沃土与能量互哺暖(第1页)

第十一章新麦播沃土与能量互哺暖

营地的田垄刚翻过新土,的泥土裹着淡淡的地脉气息,老农夫握着木犁,正沿着垄沟划出整齐的播种线——犁尖过处,土粒散开,露出下面松软的土层。“现在种新麦正好,”他对着身后撒种的小诺说,手里的麦种是之前筛选的特级种,颗颗,“地脉互通后,土脉能量更足,麦种播下去,三天就能冒芽。”

小诺和念念提着竹篮,往播种线里撒麦种——每撒三粒,就往土里埋一颗小地脉感应珠。“感应珠能帮麦种找地脉能量,”念念边埋边说,还在珠旁放了片干沙棘叶,“沙棘叶能防小虫子,不让它们咬麦种!”小诺则在田埂上插“播种符”——用麦秆编的小旗子,上面画着发芽的麦穗,“老农夫说,符插在垄头,麦种发芽就不会遇着大风。”

实验室里,苏芮盯着共享站的能量反馈屏——屏幕上,各据点的能量流动曲线平稳,只有峡谷的水脉能量略低,阿岩的沙棘苗因为近期少雨,有点缺水。“把东部渔姐那边的水脉能量调过去三成,”苏芮对着终端操作,“共享站的储能够,调完后渔姐那边的能量也不会缺,刚好平衡。”阿伯这时翻出老队长的旧工具包,里面藏着个生锈的“能量调节阀”:“老队长当年用这个调节地脉能量,比终端更精准,我们带去共享站,手动微调更方便。”

林野立刻接通跨洲通讯,渔姐的声音很快传来:“没问题!我们的水脉能量有盈余,调给峡谷正好,”她还笑着说,“刚捞了批新海带,等会儿给阿岩送过去,泡在水里能保湿,帮沙棘苗扛过旱期!”阿岩的通讯紧跟着切入,背景是沙棘林:“能量一到,沙棘叶就亮了!我己经准备好沙棘籽,等会儿种在麦种旁,让沙棘和麦子一起长,互相护着!”

上午十点,队伍带着能量调节阀前往共享站——越野车后备箱里,还装着渔姐托带的海带、老农夫的麦麸肥,以及小诺编的“能量守护挂饰”(麦秆缠感应珠,能监测能量流动)。途中,雪叔发来冰原的播种视频:“我们的新麦种播下去了,用共享站的寒脉能量裹了层冰膜,不怕冻,”他举着探测器,“芽尖己经冒白,比去年早了两天!”南极队员也发来照片:保温棚里的麦种发了芽,嫩绿的苗叶上还沾着冰晶,“寒脉能量调过来后,棚里温度刚好,麦苗长得可精神了!”

抵达共享站时,阿岩的队员己经在等着——他们扛着沙棘木梯,准备帮着安装能量调节阀。赵柯先把调节阀固定在共享站的石柱旁,阿伯用沙棘汁擦拭生锈的接口:“沙棘汁能除锈,还能增强金属的导电性,”他转动阀门,共享站的能量灯立刻变亮,“你看,这样微调,峡谷的水脉能量刚好够,不浪费也不少给。”

苏芮对着终端确认数据:“完美!现在各据点的能量都达标了,”她指着屏幕上的沙棘苗数据,“阿岩那边的沙棘苗水分含量在上升,再过两天就能恢复过来。”小诺和念念则把“能量守护挂饰”挂在调节阀旁,麦秆在风里轻轻晃,感应珠泛着淡绿的光:“挂饰能提醒我们能量有没有波动,以后来检查就方便啦!”

中午,大家在共享站旁煮起“能量麦粥”——用新播麦种的胚芽、渔姐的海带、阿岩的沙棘粉熬的,粥里还加了点共享站的地脉泉水,煮得稠稠的,一口下去满是暖意。“来!敬地脉互通,敬能量互哺!”老农夫举起碗,所有人都跟着举杯,粥香混着沙棘的酸甜,飘得很远。

下午,大家一起在共享站周围播新麦种——雪叔的冰原麦种种在北边,渔姐的海边麦种种在南边,阿岩的沙棘籽撒在麦种间,南极的麦苗土盖在垄上,最后撒上老农夫的麦麸肥。“等明年麦收,这里就会变成‘共享麦田’,”林野蹲在垄旁,轻轻拍实土,“每个据点的麦种都长在这里,象征着地脉永远互通,我们永远是同伴。”

小诺和念念在麦田中央埋了个“时光胶囊”——里面装着各据点的麦种样本、老队长的笔记复印件、所有人的签名照片,胶囊外裹着麦秆,上面刻着“地脉永通,情谊长存”。“等十年后再挖出来,”念念摸着胶囊,眼睛亮晶晶的,“到时候我们的麦田肯定长得特别大,地脉网也会更稳!”

傍晚返程时,共享站的能量灯还在轻轻闪烁,新播的麦种在土里悄悄吸能,沙棘丛的叶子泛着健康的橙光。通讯器里,各据点的同伴都在分享好消息:雪叔的冰原麦芽又长了些,渔姐的海边麦种冒了尖,阿岩的沙棘苗恢复了翠绿,南极的麦苗叶更宽了。

阿伯坐在车上,翻开老队长的笔记,在新的一页写下:“新麦播土,能量互哺,地脉的温暖不止于稳定,更在于彼此滋养,彼此支撑。”他把小诺的“播种符”夹进笔记,麦秆的清香混着纸张的旧味,像老队长在和他们一起,期待着明年的麦浪。

夜色渐深,营地的田垄上,新播的麦种在地里慢慢苏醒,地脉感应珠泛着淡绿的光,共享站的能量曲线在终端上平稳流动。没有人知道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守护故事,但所有人都清楚,只要这地脉还在互通,这麦种还在生长,这同伴还在彼此牵挂,他们就能一首守住这片家园,守住一个又一个满是麦香与暖意的季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