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公海迷踪
咸涩的海风掠过“海燕号”的甲板,吹散了连日来紧绷的空气。这艘经过瓦格纳旗下技术部门改装的远洋船,此刻正像一片孤叶,漂浮在无边无际的墨蓝色绸缎上。天空高远,云层稀疏,阳光在浪尖碎成万千金鳞。
林邃站在舰桥,目光沉静地扫过雷达屏幕和海平面。他的侧脸线条在操控台的微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尊历经风浪侵蚀却愈发坚毅的礁石。从金融峰会的惊涛骇浪,到此刻公海上的短暂宁静,环境的巨变并未在他心底掀起太多波澜。他的大脑,如同一台高效运转的超级计算机,正在重新校准坐标,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战略上的。
“我们暂时安全了。”吴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递过一杯热咖啡,眼底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找到方向的坚定。“通缉令的范围主要在陆地和近海,这片公海,暂时是法外之地,也是我们的喘息之地。”
林邃接过咖啡,指尖传来微烫的温度。“安全是相对的。‘守夜人’不会放弃。这片海域,或许比靠近岸边的区域更危险。”他的声音低沉平稳,“我们需要尽快找到‘信标’。”
舱室内,方同正埋首于一堆复杂的设备中,多块屏幕上流动着数据瀑布。他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发,语气带着技术人士特有的兴奋与焦躁:“念姐带来的她父亲的笔记,加密层级高得离谱,老头儿当年到底在防谁?不过……结合我们之前从梁安邦那里撬出的零星信息,交叉比对,有几个海域的关联度异常高。”他敲击键盘,将几个闪烁的红点投射到中央海图上,“尤其是这个区域,历史上有多起无法解释的通讯中断和船只失踪记录,而且磁场数据很古怪。”
影如同船舱本身的影子,安静地坐在角落,擦拭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匕首。他很少发言,但每一次呼吸都似乎与船的起伏同步,警戒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在适应海上生活的同时,全力分析线索。林邃负责战略推演,吴念凭借记者的敏锐梳理笔记中的人文和隐晦提示,方同攻坚技术壁垒,影则保障着这艘船最基本的生存安全。一种新的默契在风浪中悄然滋生。他们不再是临时拼凑的逃亡者,而是一个各司其职、目标统一的整体。
然而,公海的天气说变就变。第三天傍晚,原本晴朗的天空被迅速涌来的铅灰色乌云吞噬。风速陡然加剧,海浪开始像小山一样层层叠叠地压来,“海燕号”这艘不算巨大的改装船,瞬间变成了狂怒海洋手中的玩具。
“暴风雨!强度超乎预期!”方同盯着气象雷达,声音有些发紧。
船体剧烈摇晃,吴念紧紧抓住固定物,脸色发白。林邃迅速接替了略显紧张的临时舵手,双手稳握舵轮,眼神锐利如鹰。“方同,计算最佳抗风航线!影,检查船体密封和应急动力!吴念,固定所有物品,准备医疗包!”
他的指令清晰、冷静,像一根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略有慌乱的众人。方同十指如飞,利用他的算法在风浪中寻找那一线生机;影如狸猫般在摇晃的船舱内穿梭,检查每一个关键部位;吴念则迅速行动,将散落的物品固定好。
狂风呼啸,仿佛无数巨兽在嘶吼。巨浪一次次将船头高高抬起,又狠狠砸向波谷,海水疯狂地拍打着舷窗。林邃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近乎本能的预感,操控着“海燕号”在波峰浪谷间穿梭,每一次规避都险之又险。
在这场人与天灾的搏斗中,团队成员的信任和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的意图。方同提供的数据支持,影的保障,吴念的后援,以及林邃的核心决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搏斗,风暴的威力终于渐渐减弱。当第一缕微光重新穿透云层,洒在疲惫不堪却劫后余生的众人脸上时,“海燕号”虽然遍体鳞伤,但依然顽强地漂浮在海面上。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几乎虚脱。
就在这时,负责监听通讯的方同突然“咦”了一声,疲惫被惊疑取代。“有信号……一段非常微弱的、经过高强度加密的广播信号,来自……我们之前标记的一个高概率海域!信号内容……断断续续,像是求救?但混入了大量干扰杂音……”
林邃立刻走到屏幕前,看着那串不断跳变、几乎要被噪音淹没的信号源标识。吴念和影也围了过来。
方同努力放大并过滤杂音,几个关键词勉强被捕捉到:
“……‘普罗米修斯’……遭受……攻击……需要……技术……协议Z……重复……协议Z……”
“协议Z?”吴念瞳孔微缩,“这和方同一首在研究的‘Z文件’有关联吗?”
海面尚未完全平静,残浪轻轻摇晃着船体。远处,风暴过后的天空出现了一道模糊的彩虹,而这段突如其来的加密求救信号,却像一道新的裂痕,预示着更深层的谜团与危险。
林邃凝视着信号来源的方向,眼神深邃。
“调整航向,我们去看看。”
(第6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