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竹也深以为然。
他原本以为书院很简单,盖好房子,请好先生,教就是?了。
哪知道竟然还有这么多事要干。
他们俩还完全不懂要怎么办。
沈青越倒是?想得开:“我看曲先生好像挺懂的……”
姜竹:“嗯?”
沈青越:“让他兼任一下吧,咱们书院一天就上半天课,顶多给家旺他们几?个读书苗子单独补补课,肯定不忙的,我看他挺迷茫的,说不定忙起来?就不迷茫了呢。”
姜竹:“……”
沈青越:“先这样,要是?他还想读书考科举,到时候咱们再招人就是?了。”
大不了花钱从别处挖人。
那么多难民里指不定就有开过书院的,不行还能从县城或其他镇上的书院聘。
他们书院这个规模也不会有多少事,找不到全职的找个兼职的也行。
再不行,有困难找领导嘛。
他们不懂县衙的文吏肯定懂,到时候赶鸭子上架一个,让他天天来?县衙学就是?了。
想通了,他顿时觉得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还觉得自己当初赞助姜树进县衙十分明智,高高兴兴和姜竹在城里继续转。
文武庙逛完还有城边的城隍庙,逛完城隍庙,他们还在门口买了两个糖画,算了个卦。
盲了一只眼的算卦师傅说,他们今年兴财运,后半年财运比上半年还要旺,沈青越听得开心,高兴地多给了老头十文钱。
管他真假呢,这一挂能买他好几?天开心,划算。
第二天起他们就没再往县城和码头乱跑了,得等着核实书院情况的人来?。
为了迎接他们,沈青越还专门跑到书院让大家下了课把桌子摆整齐点儿,卫生打扫打扫,好歹算第一次有领导登门呢,得表示下重视感。
怕他们找不到路,姜竹还把从山道到书院的小路两侧清了清,多余的竹子、杂草砍了,快速插竹竿弄了个简易栅栏,还去溪边捡了些小石头运过来?洒上,看上去像条小道了。
秋收、茶市结束,马上就要到各村去收税了,官吏们也挺想在税收大事前把该办的小事都给办了。
他们也没拖延,第三天一早就派了人和姜树一起过来?,争取一天就把该办的都办完。
结果到了姜家村一看,人都傻了。
好家伙半山腰那么气派的房子是?个书院吗?
谁说就是?个村办私塾的?
第156章核查(二更)
听说有官差要来给书院办手续,里正焦虑地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这可是大事,怎么?姜竹和沈青越说得那么?不当回事呢?
要不是时间太紧,大家又忙着?晒稻谷,他都恨不得让全村人敲锣打鼓了。
即便?这样,姜树领着?人到村时,还有好多从?晒谷场跑来瞧热闹的。
被派来的文吏语气充满不可思议:“那是你们的书院?”
“正是正是。”里正一边领着?人往书院走?,一边喊人赶紧上山去叫姜竹和沈青越下来。
文吏:“我听说你们这书院是姜树堂兄弟自己盖的?”
里正:“哎,是,姜竹和沈先生盖的。”
“盖这书院不少花钱吧!”这么?点?儿个小山村的乡绅这么?有钱吗?文吏感慨着?,好奇道:“怎么?还盖山上了?”
里正:“山上幽静,娃娃们读书新静些。”
文吏点?头,那道是。
所以大书院都喜欢往山上盖。
不过别?处都是出名的书院才不怕建山上,而且一般也不往深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