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虞最出名的几?家书院,一半都是建在山上的,但人家也是建在城郊甚至城中的山上,既清静又讲风水,哪像他们这儿,一个小山村……
大概是有钱行善,福泽乡里吧?
路过梯田,他还停下看了看,好奇地问起梯田的规模和收成。
书院花多少钱里正不太清楚,也不好瞎说,但梯田他就?有得说了。
什么?时候开始开垦的,多少亩旱田,多少水田,什么?时候开始种的,收成多少,他都知道,比姜竹这主家都清楚。
等姜竹和沈青越得了消息跑下山,里正还在梯田边跟人介绍梯田呢。
“那你们这儿收成还挺好的,比城里另外几?家收成要好。”
“我们地少,侍弄地仔细,不比城里大户家那么?多地。”里正半谦虚半骄傲地说着?。
文吏又追问几?句他们如何除草施肥,夸赞村民勤勉,里正治村有方?。
姜树见缝插针地介绍梯田也是他堂弟姜竹家的。
文吏诧异,“梯田也是?”
姜树:“正是!原本这是座荒山,只?长些竹子,我堂弟听说县衙鼓励开荒修梯田,感大人所想,受大人启发,想到家里的荒山,也想试试也出一把力……”
走?到附近的姜竹、沈青越:“……?”
姜树激情侃侃而谈:“虽然不能救济难民替大人分?忧,但租给本村乡亲,也能缓解县内田地不足的问题,多一亩田,便?多一石粮,为县令大人分?忧,责无?旁贷!”
姜竹、沈青越:“……”
姜竹简直一脸懵逼,啥?这说的都是啥?不是看书院吗?
沈青越则心里啧啧称奇,环境造就?人物啊,瞧这才去了县衙多久,拍马屁都会用“替大人分?忧”“责无?旁贷”了。
姜树:“开春时候县令大人表彰开荒,还赏了我堂弟两副铁犁呢。”
文吏也想起有这么?回事了,点?点?头:“原来那两副铁犁是赏了你家!”
里正比姜竹和沈青越有觉悟多了,马上道:“铁犁正在族中仓库妥善存放。”
文吏:“开荒用上了吗?”
里正:“用上了!”
姜树深情款款:“县令大人赏的铁犁比我们村的旧犁好用多了,大家都争抢着?用呢。”
“……”姜竹一阵恶寒。
心说睁眼说瞎话,那犁都长一个模样,拉地里给姜树猜五回他都认不出来哪个是县令发的。
然而这位来核实书院的文吏好像还挺吃这一套?
不用姜竹多说,姜树就?殷勤地介绍了他们家还要开梯田、要种桑麻,要为建设宝峰县贡献力量。
而姜竹有如此觉悟,都是因为县令大人领导有方?,他在县衙受到熏陶,沐休回家再把学到的传达给同乡,作为他的堂兄弟,姜竹特别?愿意响应县令大人的英明领导。
给姜竹听得都要听不下去了。
狗屁。
明明是他家先修梯田,姜树后去的县衙。
姜树沐休也不怎么?回家,四伯、四伯母抱怨好几?回了。
张嘴就?瞎说,也不怕人家真去查露了馅了。
走?到书院,姜竹实在受不了他了,自己主动去和那名文吏搭话:“就?是普通的书院,现在还只?有两间屋子,有先生,有学生,有个地方?上课,别?的都还没建好。”
文吏心想,你们不是就?给村里的小孩开蒙上课吗,还要建什么??然后就?看到了他们贴在墙上的规划图。
文吏:“……”
姜竹按图认真地给他介绍哪还没盖,哪儿还没修,以后哪里会慢慢盖起什么?。
文吏:“……”
他满脑子都是要是按这图上画的盖,那你们这儿就要变成宝峰县最大的书院了!
文吏:“你们书院只授课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