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伯母叔婶知道你看这些狂话,回去又要说你了。”宝钗笑说。
史湘云笑答:“这是真真国的事情,他们也管不着。”
“说到真真国,琴妹妹肯定比我们更清楚,等她回来,我定要好好问她。”探春提醒众人。
史湘云笑道:“正是这话了,琴妹妹从真真国回来,肯定比我们都懂这些。”
说着湘云往黛玉那边瞄一眼,继续说:“可惜林姐姐差点就能去成那个什么真真国。后面又换成了琴妹妹。”
黛玉并不想理睬湘云,比起宝琴,实际上她是更加了解这些内容。
宝钗怕黛玉心中不快,于是便说:“林妹妹身子弱,是经不了路途遥远,所以才没去成真真国。”
“不仅是这个呢,即使林姐姐身子状况好,宝哥哥也不会让她去。”湘云口直心快,说了出来。
宝钗忙用眼神制止湘云,让她不要再说下去。湘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才住了嘴。
这里可不是什么大观园,毕竟在众闺阁女子面前说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无礼的行为。
尤其是上回宝玉突然发疯,惹得全京城都知晓,如今众人又听见湘云这话,再联系宝玉发疯后,下西洋的人由黛玉改为宝琴,心中也渐渐明白是什么回事。
这一场宴席并不太愉快,席毕,黛玉也不跟着她们回贾府,她告辞王夫人后便返回永竹园。
现在的黛玉不愿意牵扯到宝玉身上,上回因宝玉她失去下西洋的机会,不知道下一回她又因为宝玉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因此黛玉也生了远离宝玉的心思,害怕宝玉无意中给自己的报社带来不少的麻烦。
再后来,尽管宝玉几乎天天上门拜访永竹园,但黛玉命雪雁不许开门。
雪雁并不像紫鹃一直暗戳戳撮合宝玉和黛玉,因此她十分听话地照着黛玉的要求去做,十次也就只有一两次给宝玉开门。
宝玉对黛玉的态度百思不得其解,以为自己又惹黛玉生气,便也减少自己去永竹园的次数,生怕黛玉厌烦。
且现下晴雯又等了病,宝玉的心思也就更加放在晴雯身上,去永竹园的频率次数也少了下来。
……
大英帝国的国王乔治三世已经收到路易十六的信件,自从七年战争后,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就一直很差,直到在打败拿破仑这一件事上,两国之间的关系才好起来。
这次看到信件的内容,乔治三世发现这是个很严重的指控,路易十六指控戴维盗窃了发明。
乔治三世是认得英国科学界著名的戴维先生,他甚至有过要给戴维先生爵位的想法,这个想法早已在英国科学界传开,不少科学家对此津津乐道。
因为在大英帝国,只有在战场上立过战功或做出某些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才能有幸被国王赏赐。
一个科学家能被给予爵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乔治三世不敢相信戴维先生会做出如此卑劣的手段,于是就命人把去柏林学习的戴维先生召回英国。
里面的信件也提到法拉第,虽然乔治三世只对法拉第的名字有个模糊的印象,便提醒戴维顺便也把法拉第叫来。
于此同时,同样在英国的奥斯汀,已经开始写信邀请黛玉前往伦敦。
第77章
在杜伊勒里宫,国王已经厌倦这些没完没了的事情,眼下来到入初夏,正是出宫狩猎的好日子,国王计划前往凡尔赛宫,好好从各种政事脱身出来。
法兰西王后早已想返回凡尔赛宫,比起这阴沉阴冷潮湿的杜伊勒里宫,凡尔赛宫的明亮又宽广显然更能吸引王后。
最重要的是,凡尔赛宫遍布着法兰西王室的追随者,王后一直很享受这种受人追捧的感觉。
国王从那些伯爵们听说黛玉在俄国的狩猎经历,心中又是自豪又是高兴,于是也让黛玉一同随他前往凡尔赛宫,也顺便带上薛宝琴一起去见面这欧洲森林风光。
原本按照计划,薛宝琴应该和同行的皇商们返航回到东方,但国王仍然需要宝琴等东方人来处理戴维先生和法拉第的盗窃问题,因此又挽留他们继续呆在法兰西,并表示有国王的手书,他们不会受到东方皇上的苛责。
于是皇商们对此并无异议,他们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生意买卖,而薛宝琴也同意再留下一段时间,让自己对欧洲的见识从室内转移到户外。
夏天的巴黎街道上的味道比冬天明显许多,幸而黛玉的马车里早已挂上香袋,才把街上的这臭味掩盖了过去。
路过熟悉的小巷,黛玉掀起车帘子,远远就瞧见南希的身影,只见南希和莱利鬼鬼祟祟地交谈什么。
自从安尼的诗词在《爱国者日报》出版后,南希就按照黛玉给的地址把稿费送了过去。
当然,黛玉没有直接写上杜伊勒里宫,而是写上歌德在巴黎的住址,她通过歌德的手中拿到稿费。
比起之前的出版商,这次稿费明显少了许多,毕竟这个之前默默无闻、摇摇欲坠的报社并给不了黛玉太多稿费,就连歌德都感慨这稿费简直就是一落千丈。
但黛玉身为法兰西的公主,并不太在乎这些钱财,重新返回杜伊勒里宫后,黛玉身上的首饰光拿出来一样都足够换取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