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
张氏看着桌子上的点心,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奶奶,时间差不多了,该去给太太请安了。”晨昏定省,那不得早上下午都去一趟。早膳晚膳都要伺候婆婆。要是婆婆体恤,那就是意思意思,去请个安就让回来了。要是婆婆不体恤,那就要像她们一样,服侍婆婆一顿吃完。
然后才回到自己院子吃饭。
“走吧。”张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是不愿意嫁到武勋人家的。人口多,事情多,为人处世和她们清贵人家完全不一样。可惜这不是她能够决定的。
爷爷是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多年。张家和太子那根本是捋不开。虽然爷爷不让底下的晚辈和太子那边的人有过多的接触,但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控制不住。太子年节赏赐,他们府能不接,能不谢恩吗。太子让张家的子侄做太子孩子的伴读,他们能拒绝吗。
不能,躲不过,所以后来就是爷爷也不说那些话了。只是这几年太子和皇上偶有冲突,闹得大家都是心慌慌地。张家也会是如此。
贾代善是皇上心腹,他要和张家结亲,不单单是张家的事情,更是太子的事情。太子很高兴,她成婚的时候太子妃赐下了两台嫁妆。这是荣耀,但更像是一种宣示。太子和贾家关系不一般的宣示。
嫁进来之前,她就已经知道丈夫的德性。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没有什么本事,只会享受富贵。
好在身为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如今贾家是国公爵位,到丈夫这里就是侯爷,她的儿子也能是伯爵的爵位。以后总不会落魄到吃不起饭。
但是人不能就这么一点追求。
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才,能够科举出仕。所以在儿子启蒙的时候她就求了公公,让儿子去张家附学。
贾家的族学如何她不清楚,但是看看教出来的成果就知道很一般。从来没有听说有中哪怕是秀才的。
即使因为这件事情被婆婆明里暗里讽刺为难了一年多,她也没有后悔过,咬牙忍了。
可哪里想到贾家竟然真的出了一个读书人。
虽然小叔子是在金陵考的,但是他的考卷张家也拿到了。爷爷看过之后也是夸的。
她留意之后发现这位小叔子真的是不简单。
如今二房的贾珠看着和小叔子的关系不错,但是她的瑚哥儿和他三叔就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了。
日后要是小叔子真的成了人物,那他要是支持二房,那对他们大房也很不利的。娘家是好,但是娘家不姓贾。就算要干涉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还不一定传出什么名声呢。
而且她这一辈有兄弟姐妹不少,大家也不一定是一条心的。家族能为她做到什么程度她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还是要在贾家有一些势力,有能为他们说话的人。
公公就三个儿子,女儿倒是不少,但是除了嫡女,其他的庶女都被太太嫁到老远的地方去了。贾敏虽然和她关系不错,但有事人家自然是会站亲妈和亲哥那一边的。
红楼庶女翻身记6
剩下的就是小叔子和小妹。
以前不觉得这两位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但是没想到这几年小叔子异军突起。在她看来科举出仕才是最正经的路。小叔子有正经的出身,又有贾家的资源,未来可期啊。
小叔子有前程,小妹看着也是个聪明的,三房日后未必不能比嫡系过的好。
到了婆婆住的院子,张氏将一切想法压下。脸上端起笑容,开始习惯性的应付婆婆。
冉冉这边晚上是不用去嫡母那边请安,是史氏的意思。冉冉觉得史氏也未必很喜欢看到她。不过就算是这样,每隔几天冉冉也是会去一次。怎么样也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就这样日子过的还算平静,很快就到了年底,家里要开始过年了。作为管家媳妇,张氏自然是忙的脚不沾地。早上请安的时候冉冉看到张氏那脂粉都掩盖不了的憔悴,心里感叹一声,这有事何必呢。
张氏虽然说是管家媳妇,但其实和以后的王熙凤差不多。府里的对牌都不在她身上。也就是个挂着钥匙的管家丫头而已。要是冉冉,那必然是直接称病躲了。
而王氏,那是眼巴巴地看着大嫂子威风的管家。她在家里的时候也是管过家的。王家的姑娘,遵循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养方式。只认识账本上的几个字。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对账本都有一种极度的敏感。管家多是一把好手。
可惜王夫人是嫡次子的妻子,有张氏在的情况下,她摸不到管家的权利。
就算史氏很想将王氏推出去,但有贾代善在,张氏没有出问题的前提下,这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