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没忘记给她们安排上活。
操劳惯了的人,最怕突然不让她们操劳。
忙起来能够少胡思乱想,再配合填鸭式价值观输入,效果要事半功倍。
别看我只会种田(1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在玉笙的带领下,以下河村为中心,扩散至周边几个村子,全都沉迷种田无法自拔。
连附近山头的土匪都弃匪从农了。
能踏踏实实种地填饱肚子,谁想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打劫?
何况打劫的收益可能还没有种田来得多。
玉笙立起了钱大姐这个“河神”当幌子,不时去和供奉钱大姐的祠堂小住两天,出来后不久就会拿出新东西来。
比如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制作优质化肥,搭建种植大棚等等……
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自动理解为这些都是“钱大姐”这位河神的恩赐。
其实玉笙待在祠堂的时间主要是咸鱼躺,次要是调整对钱氏夫妇的用药情况,再再次则是对那些并不诚心对钱大姐感到愧疚忏悔的人送上一些“人道主义的关爱”。
这些人最多经历三次“神明的眷顾”之后,终于相信了一个道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因着钱大姐的祠堂只是玉笙用来惩罚钱氏夫妇的场所,并不接受村民前往祭拜。
下河村村民便自发给她修了一座庙。
其他村得知后也不甘落后,纷纷赶着给“钱大姐”修了庙,香火不断。
至于能传达神明旨意的玉笙在众人心中也成为了活神仙一样的存在。
她说的话比县官老爷都好使。
因为县官也有求于玉笙。
上一任县官因为进献仙桃,得到褒奖,立刻升了官。
现任的县官得知后自然也要来拜访一下玉笙这位福星。
玉笙也确实没叫他空手而归,为他一一介绍了自己研发的新型农具。
没有人比地方官更懂农具的重要性,新任县官如获至宝。写了长篇累牍的赞美之词夸赞这些农具,并进献上去。
虽然没能像前任一样立刻官升三级,但同样获得了上面的褒奖。
他心里清楚,自己政绩非常好看,三年考核期满,升官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此县官的心可算是完全偏向了玉笙。
而在学院读书的梁耀祖还自我感觉,以为县官时不时让人给自己送些东西是看重他的潜力。
孰不知,人家完全是看在玉笙的面子上,对他这个名义上的二弟照拂一二罢了。
至于为何是一二,当然是因为县官得到了玉笙的明示——梁耀祖其实是梁家抱错的孩子,并非梁家血脉。
梁母一直知道,所以才会在梁光宗去世后精神崩溃乃至自尽。
县官聪明的没问玉笙为何知道,他只需要清楚玉笙告诉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站队是一门技术活,一切为了升官!
县官非常懂事的替玉笙做了梁家财产公证:
一旦梁耀祖找到亲生父母并选择认亲,那梁家财产会全部捐献替下河村。
另外也替钱家二姐、三姐立了女户。
方便玉笙将她以新技术新农具取得了收入都放在二姐、三姐的名下。
这一切梁耀祖都被瞒在鼓里,还在做着光宗耀祖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