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刀下留人是什么歌 > 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第2页)

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第2页)

李渊哭了一会儿,只觉得最近真是心力交瘁,颇为疲惫,安慰了儿媳妇几句,又挨个关心了一下东宫的几个孙子孙女,这才准备回去休息。

李世民踌躇,他有话想问太子,但想着不好打扰人家一家团聚,还是按下了心中的疑窦,也跟着离开了。

太医交代几句,也去殿外候着了,外人都走了,李建成紧闭的双眼才缓缓睁开,对上一大几小担忧的目光,轻声安慰:

“没事,没伤到要紧处,吓到了吧。”

郑观音握紧他的手,落泪,“怎么会这样呢?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竟看着你被刺伤。”

“不必罚他们。”

郑观音原本也有所猜测,听他这么说,也算是确实了所想。

她有点恼,一定要用这么惊险的方式吗?

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来,并帮忙打补丁:

“一点不罚也不合适,不过事出突然,又是在去见圣人,他们没有带武器也正常,我们可以从轻处罚,暂时先把他们关押起来,等风头过去了再处理。”

李妙真也听懂了,她就说嘛,李建成明明早就知道了,不可能一点准备都不做站那等人砍,还替李世民挡刀,开什么玩笑啊,这兄弟俩如今的感情还没好到替对方挡刀的程度。

看来是苦肉计。玩政治的人,心是挺狠的,连自己都下得去手。

不过李妙真也想明白了,那句“日后讨回来”,可不仅仅是从李元吉那讨回来,还是把李世民架起来,亲哥都这么做了,他能不优待亲哥吗?

虽然李世民应该也能猜到事情真相,但朝臣不知道啊,在他们看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圣人突然要给秦王分封一大片地,太子不仅没有反对、还和秦王重修兄弟之情;齐王嫉恨秦王,发动宫变,太子不知情,但还是在紧急关头救下了秦王。

接下来呢,李妙真猜,大概就是太子因此身体不好,主动提出让位,并举荐秦王。

这么一来,李世民欠李建成的可太多了。

对不做人的皇帝来说,可能欠谁恩情越多,越要对谁下死手。但李建成还有三重保障:李世民要名声、李世民要防止儿子们有学有样、李世民要考虑朝堂的反对。

对于失了大位的太子来说,他不能硬碰硬,也很难留什么后手——总不能私下里养兵吧,只能一层一层给李世民套枷锁,即道德绑架。

对原本处于上位的李建成来说,道德绑架也是一种示弱,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这个弟弟吃这套。

李世民的确吃这套,他已经完全想明白了,只觉得伤感,刀剑无眼,李建成算得再好,也只是减轻风险,不可能完全保证自己不会死,他以命相搏,不就是希望保住一家人的性命么。

那么骄傲的大兄,一向被视为李家继承人的大兄,李世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想过挑战对方的权威,更没想过逼他到如此境地。

他又翻出了那些神谕来看,原本呢,对于其中的一些指责,他不认同,觉得这些人没处在他的境地,自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不必做得这么绝”,皇位之争,向来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有什么错?

但此时的李建成频频示弱,那么轻易就接受了让出太子之位这个选择,又让李世民觉得,或许,他是没必要做得那么绝。

“叮”,系统突然发出提醒,“宿主,历史走向已扭转,李世民摆脱了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

李妙真满头问号,这个走向不应该早就扭转了吗?在李建成主动让位的时候,李世民难不成还想着杀哥哥呢?

想到这里,李妙真悚然一惊,自恢复记忆并拥有系统以来,她不可避免地带着种“我是位面之女,能轻易改变历史走向”的自得,虽然还没自满到觉得自己现在就能——干掉李世民成功上位、把突厥赶出漠南漠北、顺利弥合南北分裂三百年的隔阂、踏尽世家大族然后开科举促进教育公平。。。。。。

但也觉得,靠系统装神弄鬼,靠对历史走向的把握,她可以让古人按她的想法做事。

而现在李世民告诉她,并不会。即使李世民把系统投放看作了神谕,即使他知道杀李建成会面临名声受损和“神明不满”,他还是并未放松对李建成这个第一继承人的警惕。

而李建成也从未相信神谕那微薄的偏向能保住他们全家的性命,他选择用细密的恩情织成网,用不断的示弱去降低李世民的警惕。

当走出这种自得带来的迷障,李妙真不得不承认,是她太天真了,她怎么就真的觉得靠金手指就能在历史最顶尖的帝王手下拨弄风云呢?

她有点恐惧,那个被无数光环环绕着的千古一帝,此时终于显露了一点残酷的内里,这才是深度渗透了朝堂、果断制造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啊,而不是那个在网友口中被调侃成爱哭鬼的李二凤。

她又有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她迫不及待想成长起来,成为拨动历史风云的那些人中的一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