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邦弟,把刘邦的笑容都僵在脸上,项羽可比刘邦小二十多岁,一口一个邦弟,魏倩低头伤怀,掩面咬唇遮住憋着的笑。主要是这互为兄弟,各论各的,实在有些好笑。
刘邦的兄长是喊不出口,他发现自己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没脸没皮,于是他也一声声唤项羽将军。
兄弟情刚结拜就碎了,但项羽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喊邦弟是给刘邦这个小势力面子,毕竟想跟他项羽称兄弟的可多了,他就认刘邦这么一个弟弟。已经很给面子了,还挑什么刺。
而韩信从项梁的执戟郎将变成项羽的执戟郎将,一年了,官是半点没升。但他还是对未来抱着希望,毕竟项羽要打天下,必有用人之处,他只需一个机会!
所以韩信对项羽献计,项羽看了一眼,便置之不理,韩信有些气闷,但他觉得项羽迟早会发现他的能耐,于是继续看门。
其实他与项羽想的不谋而合,但项羽并没有高看他,而且高傲冷哼。韩信什么人,钻胯之人,也配跟他想一样的计策。
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在楚汉风起云涌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项梁的战死,这场大风终于起了,而刘邦在定陶汜水一边为项梁默哀的同时,一边追起了寡妇戚氏。
魏倩在弄报纸,这时连邸报都没有,消息全是小道消息,全靠各家口口相传,这传下来都歪了多少楼了。魏倩将其他东西都让手下人去办,但报纸,必须握在她手里。
但她此时毕竟不是官方,于是把报纸命名为沛县日报。将大事小事天下事,都用新闻用语说了上去,不带个人感情,但她在后面评论区写什么骂什么全凭自己高兴。
她能报是因为她有纸,她有雕版印刷,而且她的报纸卖得不便宜,毕竟成本下不来,而且认字的人实在太少。
她一月发行一版,这时的报纸,只在楚地流行,在读书人手里。下面还征稿,欢迎读书人投稿,一经录用,她刊登出来,就给润笔费。消息,故事,小说家的小说都行,她不限文体。毕竟现在只是草台班子,能办下去再说。
魏倩忙完才发现,刘邦身边多了戚姫,这位还在带孝的俏寡妇。魏倩想,戚夫人长得确实好看,柔弱无依的模样。刘邦带在身边,很是喜爱的样子。
很好,她差点忘了她老板是个爱好寡妇的流氓,行吧,没事,别祸害姑娘就行。
戚夫人是个大字不识的人,所以历史有名的愚蠢,但是因为美貌,曾是贵族家的歌女,会跳舞,有柔软的腰肢,后从良嫁了平民黔首,但乱世嘛,定陶又经历战乱,她丈夫刚死在秦军的攻伐之下。
刘邦驻扎在定陶,与民无犯,毕竟都是楚地,俗话说自家地,项羽刘邦都还没开始祸害,诸侯们根本不敢在楚地作乱。所以楚地的百姓,怕的只是秦军而已。
刘邦看了魏倩的报纸,压了下来。“女郎,这物此时不能出,”
魏倩不忿,我都写了第一版找你来命个名,怎么不能出?“沛公,这是喉舌,将来传及天下,天下喉舌就握在自己身上。”
刘邦收了报纸,将魏倩印的这些一张张烧在炉火里,“正因为这是天下喉舌,才不能出。出了,你会死,必会死在百家游侠或诸侯手上。”
魏倩有些懵,怔怔的看着刘邦,“沛公何出此言?我不过是卖少许而已。”
刘邦看了看年轻的女郎,叹了口气,与她细细讲着道理,“这东西,要做,就是天下皆知,要么,就不要沾,无人容得。起码得在我封王有了王国之后,才能护得住你把控报纸。否则,你必玩火自焚,这东西,我给你记得,咱们以后再说。”
魏倩想了想,就应下,她是刚毕业的,未来也估计是小镇做题家,她并不是个懂人情世故阴谋的人。
刘邦一直觉得她是个赤子之心的天才,天才不通人情,那不是非常正常,毕竟她只有十六,认识的时候,她才十五。
“女郎,你莫着急,很多事情,你太急了,这天下事不是儿戏,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你看那些兵刃,楚军因为自己太富,所以没注意到。我也有意隐藏,在实力不足时,要韬光养晦,你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人能办的事是有定数的,如果你走得太急,只看远方,就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我们还早着呢,你的未来更是长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护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魏倩看着他一张张烧着报纸,火光跳动在她的眼眸,“沛公之意,我知了,咱们先得有个大本营。”
刘邦笑着拍了拍她肩,“你不是喜欢美男子吗?喜欢什么样的,我给你找。楚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美人。”
魏倩佛了,你还是搂自己美人去吧,“不,我喜欢自己找。”
“德性。”
呵,德性。
“报——”正说话间,有兵来报,“萧大人已至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