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案上的纸张被吹得脆脆作响,他反复转着手中笔,想通了便在纸上添几笔,再看想不明白时,果断揉皱扔在一旁重新来过。
连续好几日窝在屋里不曾出去,三餐要人送进来。赵眄本认为他是躲着萧程不肯出来,当随从来报徐遗又一口没吃的时候,便觉这比躲人严重多了。
他带着郎中特意往萧程的屋外绕,路过时故意大声说着:“盈之有好几日不曾进食,莫不是着了风寒没胃口,还是落下什么病根了?幸好没有选择骑马回京,否则这人不得病得更狠!”
萧程听得真切,也清楚赵眄是故意的,他们俩的屋子就挨在一起,请郎中何必绕过自己。
可他脑子还未斟酌好去不去,身体却格外诚实,迈开脚步跟在赵眄后面,尽管走得慢。
他靠在徐遗门外,侧目透过窗纸往里瞧,一声声咳嗽传来,令他眉头微皱。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总算有些眉目了,但……要他过来一趟。”
一消瘦的模糊人影印在窗面,只听声音就能知道病得不轻,萧程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就这样还日日开着窗吹风,饿着不吃饭。
赵眄意料之中地哼气,恨铁不成钢:“我就知道,不过他已经来了。”
萧程自知无法躲下去,这一面不见不行了,他当即拦下正要送饭的下人,接过食盒走了进去。
先见到的还是那双眼,再者是宽大衣袍下单薄的肩,紧接着是他的发丝、眉骨、鼻子,最后是紧闭的双唇。
确实瘦了不少。
萧程这一眼撞开徐遗心中千言万语,让他在慌乱无措之间不知捡哪句来说。
“来看这个。”徐遗从榻上抽出一副画,继而在他们面前摊开。
引入眼帘的竟是一副刚画好的地图。
准确来说这是一副关于邮驿的地图,山川、河流、官道、州府、驿馆等等皆在上面,很是详细。
屋内昏暗,烛火摆放在徐遗手边,闪烁跳动中照清晰了他明亮锐利的双眸,萧程不自觉被吸引过去。
这些天他竟是在做这个。
茶亭驿—邯州驿—顺定驿—乐州驿—临溪驿—庐陵枢密院。
赵眄仔细辨认后,问道:“你对茶亭县至庐陵的驿站都作了标记?”然后微“啧”一声,颇为佩服,“你全都记下来啦。”
徐遗向他们俩复盘着许泰案的细节,从出发再到返程,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徐遗的手指走了几遍,最终定在乐州驿。
“就是从这里开始出现异常。”
“乐州驿?”赵眄百思不得其解。
“据登记时间来看,从乐州驿至枢密院的时间花得太多了。”徐遗提笔在图上圈出乐州驿,看向萧程轻声问,“你父亲走前可有向你说过什么?”
萧程黯然:“没有,那天是他当值,所以很早离家,之后就再也没见过。”
“这条路不是定罪文书里的路程吗。”赵眄指着徐遗特意加粗的地方说道。
徐遗接话:“虽是如此,却未必是许泰实际走的路线。”
萧程急道:“怎么说!”
“真正误送军报的人我更倾向于是曹远,你父亲当值那晚,他也在。因此我猜测,第一封军报发至茶亭时并未得到他的重视。”
赵眄:“可文书里提及他是及时发出盖了章的,枢密院也对过了啊。”
“你怎知那印就是一开始盖上的?”徐遗接着道,“等第二封军报发来后曹远便知事态严重,若是官家知道因为他致背水关一役惨败,所以为了保命他和谭普才想要杀人灭口,在许泰出发后不久,追杀的人也随之出现。
我们作两种假设,第一种是许泰与杀他的人在这一段周旋了很久,但还是成功甩开。”徐遗朝乐州驿与临溪驿之间点了点,“并且将军报顺利送进了庐陵。”
萧程恨极,咬紧后槽牙一字一句:“那为什么我爹还能平安回程,既要他死,半路下手岂不更好。”
徐遗垂眸,脑海出现了那具被火烧成焦炭的尸体,讽刺道:“那就没有替他们顶罪的对象了。”
赵眄:“那第二种假设呢?”
“第二种就是在乐州驿后彻底找不到许泰,仿若失踪……”徐遗停顿,指着一处,“你们看这里。”
赵眄和萧程顺势望去,徐遗指着的是一条连接乐州驿与庐陵的小道,这条路的线非常细,墨色很浅,若是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赵眄:“你的意思是……”
“改道。”萧程知道是何意。
徐遗:“对,从这走的路程与时间会大大缩短,乃是捷径,有极大的可能会提前到达枢密院,军报不会误送。可他还是迟了,这就是问题所在,造成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他为了甩掉这些人在乐州驿就费了很多时间,亦或是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