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说网

悠哉小说网>剑刻鲸舟 下部 > 第九章(第2页)

第九章(第2页)

“这沧声阁是练刀法的,挥刀如吹笙,极为神妙,能以刀声伤敌。”关阴侃侃而谈,“此派刀客不光刀术极高,更是个个精通音律、风采卓绝,门派中每年举办‘聆刀集’,广邀江湖同道品评刀术,所谓‘群山万壑赴荆门’,武林各地的刀客,素来都是极仰慕沧声阁的。”

李舟吾听得悠然神往,脑海中恍惚飘过一幕光景:山岭层层叠叠如江水起伏,朝着天边残阳奔流西来,天下刀客手中的刀光,也随之汇聚到荆州,化作一阵笙歌,徘徊在自己身旁……

正想着,冷不丁听关阴道:“这沧声阁,已经没有了。”

李舟吾一怔,关阴又道:“你拜不成沧声阁,也不打紧,从荆州往北走三百里,便是归州‘金鹿寺’,此派的‘十方袈裟棍’施展开来,棍影扫荡十方,如袈裟笼罩天地,敌人委实难躲……嗯,但你若不想出家为僧,也可从荆州往东走上七八百里,便至江州‘染鼎楼’,此派的‘食指枪诀’举重若轻,挥舞起镔铁重枪来如使手指,亦是武林一绝。”

“那么……”李舟吾问道,“这两派与沧声阁相比,谁更厉害?”

关阴微笑道:“这可难说,这两派也都覆灭了。”

李舟吾又是一怔;关阴继续道:“再远处,还有‘落鸿山庄’一派,近以弓弦为刃,远则以气箭伤敌;还有‘橐籥刀谷’的风刀……”他接下来又说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门派,各具神奇的武技绝招,说完不待李舟吾询问,悠然道:

“这些门派,也都没有了。”

李舟吾哑然片刻,道:“照你说的,我是只能学‘剑篱’了?”

关阴道:“差不多吧。”

随后,李舟吾起了毒誓,开始修习“剑篱”。同时,关阴也开始每日向李舟吾传授诸般道理,他说:“世人皆恶,无人不可杀。”又说:“人生在世,只有比别人更凶更恶,才能不受欺凌。”

李舟吾却并不信服,说自己刚出生时便险些饿死,多亏那老乞丐心存善念,将他养大。

关阴却道:“众生皆存恶意。善念只是一时,恶念却长存心中。那老丐捡你时若正饿肚子,便会将你煮来吃了。且说这老丐,为何官府不管,鲸舟剑派不管,却要你这十岁孩童来给他养老送终?足见官府是恶,鲸舟剑派更恶,天下最恶,便是杀千刀的鲸舟剑客!”

李舟吾道:“我瞧这村里有好人也有恶人,料想官府中、鲸舟剑派中也是如此,不见得人人都坏。”

往后数月,李舟吾剑术学得飞快,不但不作恶,反而常常帮助村民砍柴挑水、搬运重物;他学了武功,身手敏捷,采药更容易,还将不少珍贵药材赠与村民。

关阴冷眼旁观,心底愈发恼怒,他耐住性子,循循善诱:“小子,从前这村里,不少人抢过你的草药吧?”

李舟吾奇道:“你怎知道?”

关阴道:“你年幼体弱,又擅长采药,不抢你抢谁?但现下你学了武功,总不能还是任由他们抢你吧?”

李舟吾摇头道:“我近来常帮他们做活,还分了不少草药出去,他们又怎还会抢我?”

关阴听得一乐:“若凡事都善有善报,世上早就成了太平佛国。”

没过几天,李舟吾采到几株贝母,村里竟真有几个泼皮来强要,李舟吾心里不好受,却将那些贝母都送给了他们。

关阴暗中瞧见,大惑不解,他知李舟吾从前不作恶,是因没学武功、没有作恶的本事:从古至今,一个人若变得身强力壮,或是手握权柄,那是迟早要使在周围人身上的。

于是到隔日,关阴又唆使几个村民去欺负李舟吾,心想李舟吾手上没分寸,尚不知村民已经不住他一击,只要他杀过人、见过血,明白了自己的能耐,心性必然改变。

然而一个月过去,村民几次三番挑衅,李舟吾也只是嘴上与村民分辩,却并不动手。

关阴终于无计可施,心知要让世人学坏作恶,往往只须稍加诱导,甚至不少人颇能无师自通,偏生让他遇到李舟吾这等固执少年,此事又无法强逼,须得发自内心地为恶,才算不愧是他关阴的传人,他想:“我老了,上天给我派来这样一个武学奇才,原来不是偿我心愿,而是要作弄我,叫我白费心思。”

他重又起了杀心,将李舟吾叫到跟前,道:“小子,我最后问你,你为何不听我话,总去帮那些村民?”

李舟吾沉默一会儿,低声道:“我是想着,往后七辈子都不能做人,便趁这辈子多做些好事。”

关阴瞪着李舟吾,只觉又好气又好笑,又有些说不清的心绪;一瞬间福至心灵,让他想通了一个道理,诞生出平生最大的一个恶念,恶到光明正大、无可挑剔。

他想通了即便自己的徒弟武功远胜自己、更比自己凶恶十倍,也绝难以对抗势力庞大、根深蒂固的鲸舟剑派;那些鲸舟剑客自居正道,只有一个比他们更加正义仁侠的对手,才能衬出他们的伪,坐实他们的恶,让他们声名扫地,乃至覆亡。——而如今,他有机会亲手造就出这样一个,真正能危及鲸舟剑派的对手。

“小子,你听好,”关阴缓下一口气,正色道,“其实为师从前那些言论,都只是在试探你。咱们为人处世,正该心存仁善,多行义举才对。”

李舟吾诧惑地望着关阴,说不出话来。

关阴从未见他露出过这般神情,不禁大为得意,笑呵呵道:“有一件事你须记住: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即便是圣贤之人,也讲究以直报怨,你对待那些欺压你的村民,仍给他们药材,这是不合正道的。”

李舟吾寻思良久,点头道:“师父说得对,我记住了。”

关阴倒是一愣:他传授李舟吾武功已久,这少年却还是初次叫他师父。他想了想,又道:“咱们去村里瞧瞧,谁有什么病患的,咱们一起给他医治。”

从那日起,师徒俩便总是一起行善助人,颇得邻里称道。

关阴对仁义道德一类厌恶已极,但并非不懂,此后也常常给李舟吾讲授君子之道。他学问深厚,见解精深,有时村里一些孩童也来听讲,他心里冷笑连连,言行中却温厚和蔼。

匆匆七年过去,李舟吾武功进境神速,关阴脸上生满皱纹,却愈发老迈,这七年他苦心教导李舟吾,着实耗神。他道:“好徒儿,以你剑术,已是世间第一流的剑客,只是尚欠历练,为师便放你去行走江湖,增长见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