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难得。”高丞相狠心戳穿了陈知玄的高人假象:“只是国师之言不可信。”
他就差没指着陈知玄的鼻子说他没本事了,陈知玄心中一梗,但他确实占了太多的吉卦,这次压根辩无可辩。
唉……他的名声都被宋陵这小混蛋给毁了。罢了,看陛下的吧,陈知玄两手一摊,等着宋陵收拾残局。
宋陵:“那父皇所言呢?”
“只有陛下一人听到的话,兴许只是做了个噩梦,同样不可信。”高丞相头脑清晰。
宋陵也是豁出去了:“丞相若是不信,大可以等十日看看,朕记得父皇预警过,近来齐国连日降雪,齐国想尽法子都不能让雪停止,唯独等到齐国三皇子回京,代齐皇祭天,雪才会停下。”
高丞相坐直了身子:“所以,灭燕国的乃是齐国三皇子?”
宋陵犹豫了一下:“……这个父皇没说。”
高家父子将目光移向陈知玄。
陈知玄冷笑,看他作甚?他说的话又不可信!
在场众人虽然不太相信,但宋陵连时间都给出来了,若不等一等,反而显得他们无理取闹一般。
宋陵半点没露怯,他说的自然都是真的,也正因为这一场雪才让男主名声大噪,后面更是逢凶化吉,节节高升,逐渐在朝野崭露头角,力压前面两位皇子。这样重要的剧情,不可能会改变。
因宋陵言之凿凿,高丞相也愿意再等几日,只要这话不能证实,他依旧会反对置换领土,即便蜀国答应了,他们也不换!
从高丞相家中出来后,宋陵又请陈知玄去吃了顿大餐。
陈知玄已经习惯了,谁让他是这小混蛋的老师呢?且死劫的事还没过去,陈知玄对他没办法生气。
宋陵跟高丞相都数着日子等消息。
越是临近这一日,高丞相越是紧张。等到十日晚,他派过去的人果真传来消息,道齐国三皇子诚心打动上天,停了齐国的暴雪。
齐国不少百姓为此津津乐道。
骤然听到这一消息,高丞相怔了良久,再次起身时,他忽然一扫倦态。
陈国师没有这样通天的本事,否则燕国也不会颓废这么些年,陛下更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若要有,早显摆出来了。那唯一的可能是,先皇真的托梦了,先皇知道齐国那个小瘪崽子会灭齐国!
陛下贸然置换领地固然不是上上之策,但也没有别的好法子了,毕竟他们真打不过,叫蜀国帮他们顶一顶也是不错。
高丞相撑着病体赶来上朝了,他一来,不少人像是找到了支柱,赶忙让高丞相出面斡旋。
但这回高丞相却叫他们失望了。
高丞相没说先帝托梦,更没说齐国要灭燕国这等动摇人心的事,只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接受岭南福州等地。甚至不用宋陵开口,高丞相自个儿便想到了占城稻,激励众人日后会将岭南开辟成第二个中原腹地。更许诺只要去了那里,便有数不尽的农田跟粮食。
众人只觉得高丞相变了,瞧这样子,一准是被陛下忽悠瘸了。
眼见高丞相一表态,吴乾等人立马跟进,压着众人表示,陛下在哪里燕国就在哪里,他们身为忠臣,自然要为陛下肝脑涂地。
一句话堵死所有人,好像他们反对就是奸臣似的。
几个主要的大臣统一观点后,剩下的便好办多了。官员很好安置,直接召回即可,难办的是各州的百姓。
宋陵派人去蜀国沟通,他可以在两个月内召回官员,让出领地,但是得给百姓半年的时间,慢慢迁移。
这半年,燕国不收百姓的赋税,蜀国也不能收取。此外,燕国会提前派军队前去岭南一带开荒,半年后,愿意前往岭南的百姓,他们会直接给地、给粮种,会替他们搭建简易的安身之地;若是安土重迁,不愿意迁走,便留在蜀国吧。宋陵愿意再送一批琉璃制品,来换取他们下半年继续免除赋税。
岭南一带本就收不上来赋税,蜀国即便连着一年不收新领土的税,也不亏。更何况,他们也想施恩,便答应了宋陵的请求。
百姓们平白免税一年,心中却都五味杂陈,不少人至今没想好是留下还是前往岭南。宋陵也知道此事急不得,等他们先将田开荒出来,再推行别的政策引到百姓南迁也不迟。
如今最要紧的是,开荒!宋陵打算亲自前去监督。
而好不容易办完差事准备回来的俞忠,终于后知后觉收到了家里送过来的消息。他不过是出门办点事,怎么感觉天都塌了?关键是这么大的事,朝中那几位尚书、侍郎竟然无人告知他?
他人缘竟然差成这样?
等到俞忠急吼吼回去后,又立马被陛下给召过去了。俞忠以为是寻常的述职,便没当一回事,直到陛下忽然问及:“近来齐国三皇子可再找过你?”——
作者有话说:俞忠:丸辣!
十点半二更[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