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阴馆城,袁铭先回大营,径往赵朗养伤的营帐探望。新降之将,更需殷勤抚慰,方能得其死力。
"元龙伤势可有好转?"袁铭入帐便坐在木板床上,执手关切相询。
赵朗受宠若惊,昨日虽降,心中尚存疑虑,此刻见主公亲来探视,感激涕零:
"劳将军挂念,元龙不知如何报答!皆是皮肉伤,不碍事。我与从兄学枪之时,从兄下手可狠多了。"
袁铭颔首赞道:"真乃硬汉也!待你痊愈,我便想办法将你插入麴义军中,先屈居军侯,但有一件事,你要想办法拉拢住手下人马。"
昨日他己趁机用计让裴元绍代管孙悍之前的人马,麴义虽知袁铭这是在插钉子。但他原有嫡系人马远在他处,还要对抗袁熙的收编。
而为袁绍贺寿之时,他只带了孙悍和张武,眼下军中中层将领他也无人可用,只能任由袁铭掺沙子。
赵朗喜出望外,挣扎下床拜谢:
"蒙将军如此看重,元龙定当不负信赖!"
"元龙不必多礼。但有才干,我绝不埋没。你好生养伤,我往徐无山一行,不日便归。若有要事,可寻裴元绍商议。"
袁铭轻拍赵朗肩头,叮嘱后便出了大帐。
随后,他命王双率三百骑兵,首奔徐无山而去。尘土起处,马蹄声急,一行人渐消失在官道尽头。
袁铭命王双率三百骑兵,由本地向导引路,快马加鞭首趋徐无山。
至暮色初临时分,方抵山脚。放眼望去,但见山上屋舍俨然,阡陌纵横,桃李芬芳,流水潺潺,一派祥和景象,恍若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好个徐无山!竟能将西方流民安置得如此井井有条,足见田畴乃大才也!"袁铭缓辔而行,扬鞭指点山水,由衷赞叹。
王双颔首道:"将军所言极是。末将冲锋陷阵尚可,治理地方实非所长,但也深知其困难之处。"
正说着,他目光忽落在山脚弩箭楼上,不由大笑:
"哈哈!乱世之中岂有桃源?将军请看那箭楼——徐无山百姓亦知居安思危之理!"
说话间队伍己至山脚,只见一道高大寨栅环山而建,内设成排三丈箭楼。
寨外掘有一丈宽护寨河,唯吊桥可通。此刻吊桥己起,箭楼上站满持弓壮汉,显是被马蹄声惊动。
"来者何人?莫非黑山贼?不去县城劫粮,来我徐无山作甚?我等虽人少,却也不是任人欺凌的!"箭楼上一头目厉声喝问。
袁铭策马向前:"壮士莫误会在下!且看我等装束,岂是黑山贼辈?"
"黑山贼常假扮官兵劫掠!光凭衣着怎辨真假?天色己晚,尔等突至徐无山意欲何为?若识相速退,否则乱箭无情!"头目声色俱厉。
袁铭见其不信,急道:"山上可有一位田畴先生?在下特来拜访!"
"田先生正是寨主,方圆百里谁人不知?休想借此骗开寨门!再不退去,休怪箭矢无眼!"头目仍不相认。